来源:西丰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西丰县营商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东北要振兴,营商环境是基础,是前提。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西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强化监督职能,针对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认真研究、客观分析,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为积极应对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建设领域内的问题,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营商环境建设基本情况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改善和优化全县营商环境,以建设和监督为主线,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增强全县发展竞争力、加速追赶超越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商环境工作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了高位推进工作态势。组建了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列为县政府工作部门,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全县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突出建章立制,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西丰县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西丰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西丰县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西丰县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印发转发了《西丰县“微笑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西丰县推进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县窗口单位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实施方案》《西丰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七个不允许”的实施意见》《西丰县“局长跑一趟”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这些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遵循,更加有利于发挥政策叠加优势,使我县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和规范。
(三)推进创新制度,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完善考评机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县已经形成了以评议和竞赛为载体,以测评、排名、通报为手段、以“社会问卷+大会测评+明察暗访+环境评价”为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考评体系。通过逐年对各乡镇、县直部门、基层单位三个层次的考评,使“优化营商环境、争当服务标兵”深入人心;二是畅通诉求渠道,实现“一个号码管服务”。8890综合服务平台于2019年正式开通。按照省政府“一个号码管服务”的要求,全县整合撤并各类热线。通过对8890平台、12345市长热线等受理渠道有机整合,实现便民服务、受理诉求、监督评价、服务决策、风险预警、政民互动等六个方面功能。2019年8月起,西丰县营商局共处理投诉问题1542件。其中“12345”投诉问题1493件,反馈率100%,满意率99%;8890投诉问题49件,反馈率97.96%,满意率93.48%,优秀率97.92%。三是改进服务方式。建立健全“项目管家”工作制度,开展了机关干部帮扶企业专项行动,对企业实行“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帮扶,做到“有事即到、服务周到、无事不扰”。建立《项目管家制度服务项目台账》、《项目管家服务卡》对涉及项目进行月调度,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土地、环保、规划、资金、配套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在包保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中做以汇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领导和项目管家负责人共走访调研企业122次,电话沟通20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35个。四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在全县范围开展“行风热线”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外舆论宣传,打造营商环境品牌。重点推行“局长跑一趟”工作制度,组织全县各县(中、省、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走遍办事全流程,实现流程再造。
(四)健全监督网络,督查问责力度不断增强。一是在全县深入开展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从干部作风、简政放权、政务服务等9个方面重点整治。此外,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在全县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群众办事难,企业办事难”3个方面的20个问题。二是在落实改革任务上下功夫,做好简政放权文章,不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设完善全县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21个县直部门的521项事项进驻县级审批大厅和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县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3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三是在解决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清理政府欠款;开展“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出17项具体措施,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出台“七个不允许”净化执法环境、服务缺失等问题;重点整治窗口服务不规范、“玻璃门、旋转门”“吃拿卡要”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公开曝光破坏营商环境反面典型;在打造亲商文化上下功夫,鼓励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同时我们将营商环境建设问责机制作为一把“利剑”对损害营商环境建设的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我县围绕窗口服务质量不高、企业群众“办事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到位、营商环境投诉问题办结率低、涉企行为不规范等五个方面问题,确定了17项整治内容。通过整治,形成长效机制34项,上报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问题67件,其中通报曝光问题2件,移交纪委监委问题2件。
二、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还要下真功夫。取消调整下放权力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审批流程还需进一步优化。在简政放权上有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的不配套、不同步,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仍显繁多。
二是“网上办”整体滞后。虽然我县网上可办率逐年提高,但群众办事线上线下“两层皮”,数据壁垒没有打破,数据共享、数据归集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一定程度制约了全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度。
三是窗口服务质量仍需提高。一些地区和部门对落实“三集中、三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窗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热情还有待提升。个别窗口“官老爷”思想尚存,政务服务主动意识不强。
四是主动服务企业的精准程度还有待提升。各类助企活动“一窝蜂”式服务,精准化、专业化程度还不高,未能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政府与企业间沟通协调机制还不够畅通,政策传导和兴企惠企举措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十四五”营商环境建设规划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运动式整治,也不是“一阵风”现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在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中,只有定准目标、制度、政策这“三个支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力同时加大监督问责力度,才能在协同发展中赢得先机,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蓄能增势,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2020年,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积极克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利因素,以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线,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以推进“数治营商”建设为突破,推动我县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助力铁岭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线,《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重要补充,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全面加强两个《条例》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对照《条例》全面梳理现行法规,持续清理不符合《条例》的现行规定。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信心为目标,更大力度改进政务服务、更高标准改善投资体验,确保各项政策举措务实、精准、有效。
2、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复制推广“放管服”改革先进经验,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重点做好“简”“减”两篇文章,认真做好行政职权的取消、调整、下放动态清理工作,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高频办理事项审批环节减少,简政放权实现“应放尽放、简化优化”。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不断提升网上办事能力,提升网上办事比率。持续推进“热点高频”事项“网办全程在线”,“不见面审批”事项数量显著提升。推进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使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大厅精准融合。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好业务梳理和流程细化工作,形成以“一窗式”办理为主、专业窗口办理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办理。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加强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批信息化系统。建立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推进县、乡全覆盖,充分发挥好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和差评价的警示鞭策作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3、健全完善营商环境建设体制机制,构建宽松、有力的市场环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公用信用信息按需共享机制。深入落实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对标国家和省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推动企业开办改革,实现开办企业网上申请和办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限。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推出机制,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功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形成统一规范、公正透明、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互联网+监管”体系。
4、着力提升惠企利企实效,构建安商、亲商、富商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完善“项目管家”制度。对“项目管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重点帮扶的项目清单及时调整,对“项目管家”人员变动及时补充。深入推进“百人帮百企”专项行动。以各部门职能为导向,精准梳理对接帮扶领导和帮扶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帮扶。推进助企服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打造营商环境问题企业诉求办理“快车道”。加大政府失信整治力度,“十四五”期间政府失信行为得到彻底政治。
5、加大监管力度,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建强用好各类投诉受理服务平台。全方位打造8890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持续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约谈问责、公开曝光负面典型。严格执行营商环境“一票否决制”,对营商环境建设不达标单位取消一切评先选优资格。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针对问题集中领域,深入明察暗访,开展专项检查。贯彻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有效约束随意执法行为,切实为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