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丰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农业和农村“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发展规划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县农业农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县部署要求,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任务,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统领,扎实推进稳粮保供、高标农田、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产业扶贫、示范引领、园区建设等工作,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西丰全面振兴奠定基础。2020年,一产增加值预计实现23.6亿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4922元,同比增长9%。
一、“十三五”时期农业生产回顾
“十三五”时期,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决策部署,以打造成“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为目标,紧扣脱贫攻坚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破解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一)发展成就
1、加强高标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2019年,我县申报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5万亩。其中新建水田高标准农田0.37万亩,新建旱田高标准农田4.63万亩,地块主要分布在11个乡镇、25个村,已全部竣工,完成初验,报请市终验。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5万吨左右。截至2019年末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了139.4万吨,年产值实现7亿元,年总产值实现35亿元。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完成71万余亩,其中玉米生产功能区60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7万亩,大豆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万亩。超出省市下达我县70.6万亩的任务。
2、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三五期间,完成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7600亩,产量实现2.6万吨;中药材面积1.2万亩,主要品种有苍术、威灵仙、龙胆草等;稳定柞蚕放养面积45万亩,其中一类优质蚕场为40万亩,年可放养柞蚕4500把,可产茧4500吨左右;果树总面积达3.2万亩,水果产量3.5万吨,产值实现1.5亿元;梅花鹿饲养量4.5万只,存栏2.7万只;山野菜1万亩,年产值实现2000万元;发展食用菌3200万棒,可产食用菌3.2万吨,产值实现2.1亿元;猪饲养量156万头,牛饲养量41万头,禽饲养量5766万只;羊饲养量达43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实现208966吨、210367吨、22239吨。
3、土地流转、确权有序推进。西丰县共有家庭承包耕地面积79万亩,2020年实际完成土地流转26万亩,流转比例达到32.9%。西丰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记工作从2014年开始,至 2017年10月末,完成全县18个乡镇的外业测量。2018年进行确权面积确认及数据库建设。按照农业农村部时间截点要求,8月份通过农业农村部初检,12月初通过质检和人工检查。2019年,西丰县土地确权颁证打印证书数量66822本,其中2672户,因为农户信息不准确或农民外出暂时无法颁证,实际应颁发证书64150本,6月28日前已颁发证书64150本,颁证率为100%。2020年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对因信息不准确,农民不认可的未打印确权证书进行纠错改正,完善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6月中旬已完成县级确权数据库质检,并汇交到市;预计到2020年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有力保障。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以改善村屯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下发了《2020年西丰县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西丰县农村户厕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等若干文件。全县完成19个美丽示范村建设;全县卫生厕所户数达到62871户,普及率达到86%;无害化厕所9053座,普及率达到13%。投入资金3000万元,治理170家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预计到2020年末,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75%。
5、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间,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明确了分工。截至目前,我县18个乡镇的工作机构全部成立,并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和违法违规生产不合格农产品的行为。累计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每年农产品质量定性检验检测样品达到1500个;绿色农产品认证2个(其中:西丰县天德傅博果业专业合作社大樱桃已下证,西丰县天德傅博果业专业合作社苹果材料已上交待审核)。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7602亩。完成省市县三级畜产品监测任务,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100%;“瘦肉精”监测率覆盖面达100%,检测合格率100%。实行兽药休药期制度;屠宰环节实行进场查证验物制度、6小时待宰制度、肉品品质及“瘦肉精”自检制度、官方兽医派驻制度,完成宰前、宰中、宰后全程检疫;贩运环节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运输车辆加装GPS,做到实时监管;收储环节建立畜产品出入库台账。十三五期间,未发生农产品、畜产品安全事件。
6、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扎实开展。结合西丰县实际情况,“十三五”期间主要实施秸秆“五化”利用中的“四化”利用,即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和基料化。2018年,争取到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项目,项目资金850万元,用于补贴西丰县域内从事秸秆“五化”利用的企事业单位、合作社和大户等。2019年,全县秸秆产量45.12万吨,可回收秸秆39.89万吨,秸秆利用总量34.31万吨。秸秆燃料化利用18.22万吨,占比53%,以众诚生物质能源专业合作社等典型企业为依托生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饲料化利用10.68万吨,占比31%,以辉山乳业奶牛有限公司加工秸秆青贮,以安民镇童牛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生产秸秆黄贮饲料;秸秆肥料化利用4.52万吨,占比13%,以成平乡神禾农机合作社等为主,主要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秸秆基料化利用0.89万吨,占比3%,以更刻镇、振兴镇为主要基地,以县源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食用菌产业,主要生产姬菇、滑子菇、香菇等。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
7、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县把产业扶贫项目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县级领导深入到所包乡镇,帮助谋划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乡镇领导利用驻村防疫的机会,帮助确立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全县确定了10283万元扶贫资金,实施了127个(含重复项目)产业扶贫项目。五年来,全县产业扶贫项目共投入资金2.4亿元,共实施了329个扶贫产业项目,实现了300万元以上大项目18个乡镇全覆盖,小项目174个行政村全覆盖,产业扶贫收益贫困人口全覆盖,每个贫困人口都将有至少两个产业扶贫项目的收益保障。2020年,预脱贫的77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都将获得1000元以上的收益分配;9086名已脱贫的人均年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将获得500元以上的收益分配。全县所有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都将达到5000元以上。贫困村退出标准中,涉及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过全口径计算,我县174个行政村2019年都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174个行政村全覆盖。
8、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西丰县龙头企业总产值实现30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6万户,全县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链条内获得的纯收入达到6000元。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现有2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新型商业业态。
9、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76个,包括鹿业、柞蚕、中草药材、食用菌、烟叶、榛子、林木、水果、蔬菜、生猪、肉鸡等特色产业。入社会员2.2万人,带动农户3万多户。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社43家,市级示范社28家,县级示范社2家。2019年合作社经营收入1.9亿元,农民通过合作社每户增加收入2032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而且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载体和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10、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空前 。“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了农业科技示范户3000户,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0余个,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20项,推广农业新品种45个,农民科技培训6000人次。2019年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选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作为培训机构,并与其签订了委托培训协议。2020年,继续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改革补助项目申报,完成2020年高素质农民项目申报。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深加工企业较少,产业链不完善;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质量不高,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四是农业人才队伍薄弱,各产业链缺乏产业信息、市场开拓、科技研发及转化等专业人才队伍,高端产品少,缺乏竞争力;五是公共服务与均等化差距较大等。
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抓手,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基,持续放大脱贫攻坚成果,补齐三农短板,矢志不渝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动内需,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全力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助推西丰全方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三大功能区”,调整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 “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驰而不息,合力攻坚,实现产业集聚,提质增效;持续放大中国鹿乡、中国鹿文化节、皇家鹿苑、道地药材基地、果业基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保护产品等品牌效应,讲好产业文化故事;以5G网络为契机,依托新兴媒体等平台,组织协调农业大数据建设,协调建立鹿产业、中草药产业、柞蚕产业等农产业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三)发展目标
——一产业增加值:到2025年,实现27.36亿元,年均增长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5年,实现20929元,年均增长7%;
——粮食产量:年产量稳定在35万吨,年产值实现7亿元;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6万亩;
——特色产业:到2025年,(1)鹿产业:梅花鹿饲养量达到12万只,年均增长33%,存栏10万只,年均增长54%;将西丰县鹿品牌打造为辽宁省知名品牌;(2)柞蚕:全县柞蚕放养面积达到50万亩,年均增长2%;(3)设施农业: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年均增长6%,食用菌发展到5700万袋,年均增长15%;(4)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年均增长35%;(5)果树:开发面积达到5万亩,年均增长11%;(6)烟叶:加强基层烟站建设,更新新能源烤房供热设备,增加外置式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含自控装置)220台;(7)“两品”认证:绿色、有机食品标识达到10个。
(四)发展重点
1、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从以往单纯“追求产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十四五”期间继续稳定粮食安全生产,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5万吨,年产值要突破7亿元;年申报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6万亩。
2、特色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以发展优势产业为突破口,结合西丰自然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鹿、牛、药、菜、菌、烟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集种植、养殖、屠宰、饲料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环保、健康的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到2025年,规模鹿场达到240个,鹿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0家,以打造西丰县梅花鹿集聚区为目标,迅速扩群增量,带动鹿产业发展;生态型一类柞园率达到40万亩(4000把),柞蚕茧实现把产2500斤,蚕茧优质率达到90%以上,以彩逸野蚕丝、易兴丝绵厂为依托,通过补植、恢复、新建、中刈、扩建等措施改造蚕场环境,招纳以柞蚕副产品蚕、蛹、蛾为对象的深加工企业,使西丰柞蚕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壮大柞蚕产业发展;以与黑龙江东宁友创食用菌公司洽谈为契机,研究菌袋制作事宜,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挖掘适种药材品种,营销品种达到300个,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到30个。以广明药业集团为依托,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实现全产业链发展,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批高效精品果园,提升西丰果品品质,以昊军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引进果汁及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压缩专业户和散户数量,改造提升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场,实现规模达标,减少面源污染,保障西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高标准规模生猪养殖场要达到20个,高标准规模养牛场要达到60个以上。大力推广辽育白牛饲养,发展订单养殖,实现产业链延伸。以省级龙头企业中敖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为引领,做大做强现有屠宰企业,肉牛屠宰能力要达到10万头以上,努力朝就地深加工方向发展,推动养殖业做大做优做强。
3、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对于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要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让土地效益实现最大化。
4、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抱团取暖,减少经营风险,做到利润最大化。“十四五”期间,合作社每年递增20个,至2025年末达到500个;家庭农场每年递增10个,到2025年末达到390个。
5、人居环境整治。到2025年,全县无害化厕所建设达到农村常住户数85%;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78%;省级美丽示范村达到30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6、农业产业化。到2025年,西丰县龙头企业总产值要实现40亿元,年均增长6%,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6.7万户,全县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链条内获得的纯收入达到8000元。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家。发展一批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新型商业业态。
7、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5年,“两品”认证标识达到10个;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速效检测样品7500个;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筹备“双认证”工作,18乡镇均能正常开展速效检测工作,实现全覆盖。完成畜产品省市县三级监测任务。加强养殖环节畜牧投入品、屠宰环节、生产经营环节、贩运环节、收储等环节的监管。
8、科技培训。依托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农科学院教学平台,面向全县174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创业致富人才培育工程。将网络经济新业态引入到对农民的系统培训中,培育和发展一批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能展示乡土风貌的农村网红和电商达人,通过线上宣传、直播带货等方式,持续拓展农特产品营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和基层农技推广改革补助项目为契机,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1500个,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0个,推广主推实用技术30项,推广主推品种50个。
9、产业扶贫。加强和巩固现有产业的发展规模,持续投入,做精做强,用产业抵御风险、用质量提升效益,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效果,实现全县18个乡镇都有资金投入1000万元以上支柱产业链,形成对农民有支撑性的收入来源,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10、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以5G网络时代为引领,通过“5G+农业”模式,将5G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休闲游、农业综合管理和农业信息服务等领域,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有质的飞越。将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纳入全县大数据平台建设当中,形成全方位体系,实现农业数据平台化、信息化、共享化,推动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主要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抓好主粮生产,从单纯“追求产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方向转变;以打造三大功能区域为重点,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柞蚕、中草药、烟叶、苗木等特色产业,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蔬菜保护地、果业基地、饲草基地;中部发展经济带重点发展饲草基地及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基地。
二是全力推进企业龙头化、设施标准化、技术现代化,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创新流通方式,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一产招商活动、促进农业发展生产,推进一产向二产延伸,实现三产融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龙头+农户+合作社”的合作模式,着力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做精做强。全力打造西丰县梅花鹿产业集聚区,并以此拉动产业上下游快速发展,借助园区和交易中心两个平台,促进二产增收上效益,三产活跃上水平。
三是搞好规模饲养,实现标准化、可持续化、环保化、规模化。以发展规模化饲养场为重点,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办法,引导分散饲养户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方向发展,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县基本上消灭散养式畜牧业生产方式。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对建设标准化畜牧小区、规模饲养场给予扶持,在信贷、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重点解决规模饲养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坚持科技兴农的方针,不断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沈阳农业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加大科技农业的培训力度,以项目促进成果转化,以成果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引进名优新特品种,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的发展层次。邀请“乡土专家”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结合本村发展历程,介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等方面先进经验;加强各行各业经营培训,制定扶持政策,吸引年轻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有事可做,有钱可赚,有乐可享。
五是严格执行农业农村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继续强化农民负担的监督和管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减负成果;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的种养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大“两品”认证力度,做好检测站升级建设筹备工作,强化农业执法监督,加强种子市场整顿,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发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六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厚植最美农业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多渠道推广可操作、可持续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模式,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落实到位,释放“生态西丰”红利,守住“蓝天绿水青山”,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七是多措并举,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做精做强现有扶贫产业,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应用到扶贫产业中来,培植可塑性强、发展前景广阔,有持续性的个性化产业,做稳做精做大做强,实现扶贫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八是加大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力度,防疫水平实现新突破。要严格按照国家操作规程,做好动植物不可预见的疾病防疫工作。突出非洲猪瘟防控重点,全力保障生猪生产。
九是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助推“数字西丰”发展。围绕扶贫产业,实施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示范工程,开展数字田园和智能养殖试点,实现农业精准生产。面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重要领域,制定数字农业技术发展路线图,重点突破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的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加强农产品柔性加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形成一系列数字农业战略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构建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平台,协调建立鹿产业、中草药产业、柞蚕产业等农产业平台建设,为建设“数字西丰”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