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满族乡“十四五”规划

来源:铁岭市西丰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

德兴满族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以来,德兴满族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乡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全乡国内社会生产总值实现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4.4万元,同比增长2.1%;比2015年增长-6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390元,比2015年增长40%。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三大功能区划”科学定位,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共争取上级资金1306万元,全部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一是依托各村资源禀赋,按照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做实瓜菜、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项目,建好新基地,扩大老基地;做优葡萄、油桃产业等特色产业;做强黄牛、果树等主导产业。全乡共有13个项目(村级12个,乡本级1个),村级投入资金1005万元,完成收益120.0475万元(其中德兴村25.6万元,连云村14.02万元,普济村14.12万元,施德村8.5875万元,房身村20.82万元,隆化村18.9万元,双榆村18万元)已经打卡发放到户99.648万元;乡级300万元大项目1个,完成资产收益24.288万元。打卡发放收益资金15.25万元,截止2020年末全乡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6000元以上,完成745 户1448人脱贫任务。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我乡工业发展,按照调整结构、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做大总量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推进工业化进程。在我乡个体工商户89户,从业人员达(183)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来,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壮大乡级经济的突破口,举全乡之力抓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铁岭春天药业有限公司、铁岭皇家一品食品有限公司、西丰县安信参茸有限公司、西丰道地中药材有限公司、辽宁隆丰野鹿王醉酒有限公司等。其中,铁岭春天药业有限公司、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铁岭皇家一品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投资大、名声响、可持续发展性强,为我乡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五年来,投资1500万元完成施德、普济、德兴、连云土地整理工程;投资906万元完成房身、隆化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河道、田间作业路、桥涵);投资160万元完成德兴、施德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争取少数民族乡镇发展资金169.6万元,建设德兴、隆化、双榆3个排水渠项目;新建普济、连云2个村部;新修小连云桥、营台桥会业桥3座;完成一事一议工程24.66公里;新修涵洞8个;完成大中修道路4.1公里;完成隆化、双榆石砌边沟6公里;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1431万元,完成普济、双榆、房身、施德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完成德兴、普济、连云、双榆村文化广场建设。

——扶贫工作取得成效。按照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这一目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党和人民群众的检验。五年来,完成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342户,解决安全饮用水241户,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控制致贫发生。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内生动力。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对照方案认真梳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优化调整办事大厅人员配置,落实群众服务窗口岗位人员定岗定责,实行13个部门涉农资金、补贴政策公开。通过开展营商环境作风整顿,形成了“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的良好工作格局。

——社会稳定工作取得实效。五年来,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主的社会稳定工作稳步开展,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活动,依托全社会力量全力抓好信访工作,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地化解了全乡的焦点、热点问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和调处力度,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地化解了全乡的焦点、热点问题,全乡社会环境日益平和安宁。

——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文化、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成果得以巩固和发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业余文化坚持经常,遍布全乡。五年举办各种大型的活动30余次;民政、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广播、电视工作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乡5731名农民参加了新农保,2469名年满60周岁的农民领取了基础养老金,共发放养老金340.72万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参合率达到90 %;民政工作得到加强。全乡低保人口1168人,年发放低保资金达420万元;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发放互助金327.5万元,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500余人次。文化、计生、体育事业稳步发展。继续保持良性合理的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5‰。

——党的建设成绩斐然。一是阵地建设。连云、普济、隆化和双榆村均新建高标准党员活动中心用于党课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了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了“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乡机关和乡直各部门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做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三是加强了组织建设。五年来,新提拔各类干部15人,培养乡村两级后备干部25人,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注重党的后备力量培养,新发展党员14名。四是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五年来,完成集贸市场护坡带状文化广场和森林文化公园一处;完成蚂西线降岭工程4318延长米;新建食用菌棚73栋;新建连云牛场、施德农机合作社和德兴艾清河稻米外包装加工车间,房身、普济新建瓜菜冷棚45栋;新建冷暖棚综合体项目1个;双榆村新建果筐厂1座;隆化村山野菜基地1处;连云、普济、房身日光温室大棚建设项目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评价

1、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显著。

3、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农民增收幅度高。

4、乡主要领导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效果明显。

5、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初具规模,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6、重视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事业,社会安定团结。

7、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保障体系逐渐健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社会矛盾较多,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少数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三、“十四五”发展规划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簪规律,善于在未击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坚持战略思维、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谋划“十四五”蓝图。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9.28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推动东北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中发37号文件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和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以满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践行“以人为本”发展宗旨,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德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二)发展原则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城乡化、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进程,为加快实现生态德兴、健康德兴、美丽德兴奠定良好基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巩固扶贫脱贫的成果,让全县人民更广泛地参与发展过程、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更好发挥政府职能,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县乡共同进步。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走出具有西丰特色的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到2025年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社会生产总值达到2.9亿元,实现年均增长9.7%左右;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92.7万元,实现平均年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257元,实现平均年增长6%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解决制约德兴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深层次矛盾。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强文化建设,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文化、传媒、体育等各项事业多元化、多层次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社区文化丰富多彩,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四、“十四五”战略重点

“十四五”时期,我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质增效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齐产业链供应短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强化要素支撑,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改造升级老字号。绿色果蔬设施农业、绿色稻米、食用菌产业是德兴的“老字号”,到2025年新增果蔬设施农业1500亩(其中新增冷棚蔬菜1000亩,山野菜基地500亩)、新增绿色稻米1000亩,新增食用菌生产面积250亩;二是深度开发原字号。柞蚕、黄牛产业是德兴的“原字号”,重点在破解榛蚕矛盾上动脑筋,要在蚕丝、蚕蛹等深加工新产品上拓思路,要在推进规模化、产业化上下功夫,着力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到2025年新增黄牛存栏量2000头,恢复柞蚕场生产面积1500亩。三是培育壮大新字号。在新发展格局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发展数字经济、文旅产业、现代物流业是我们的“新字号”。以大数据、5G应用、智能制造、数字农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到2025年末新增山野菜500棚。整合既有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等载体打造大数据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地利集团(沈阳)与西丰县玉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打破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补齐短板、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收储、销售、冷链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网红经济,拓展数字经济。推进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深挖森林文化、鹿文化、蚕文化、养生文化、冰雪文化、山城文化,深度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建设康养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

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利用科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附加值。

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形成“双循环”新局面。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进一步坚定抓招商上项目先洗呢决心,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突出飞地招商。充分利用客商人脉广、联络勤、资源共享等特点,积极运用飞地招商政策,打破地域限制,紧紧盯住河北、北京、长春、沈阳等地,远近结合,寻找商机,吸纳企业入驻铁岭范围,力争每年引进5千万元项目一个。突出项目招商。高度重视招商项目的技术溢出效应,挖掘引资带来的技术、人才的非自主性扩散潜力,促进西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项目聚人才,提升发展能力优化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围绕梅花鹿、绿色稻米设施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引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围绕休闲农业、循环农业,着力引进秸秆综合利用、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突出全民招商。构建全员招商氛围,将招商工作视为政府一号工程,进一步细化、量化招商任务,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以精准优化的招商方式,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乡村两级干部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亲自挂帅,明确领导责任,以上率下,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在外人才资源潜力,广泛收集投资信息,积极联系有识之士回乡创业

(三)坚持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工作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做好贫困人口稳岗就业,加大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已脱贫群众“造血”功能,增强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加强项目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持续发挥效益;兜住民生底线,规范管理公益岗位,促进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家庭就近就地就业,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已摘帽的贫困村巩固脱贫成果。

(四)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实现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抓住法治建设这个根本,抓住诚信体系建设这个重点,抓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这个关键,强化公务人员的服务精神,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一网通办”,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大力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加快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事业发展,保障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现全乡农村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实行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工程。持续改善民生,立足全覆盖,实现村级文化室和广场全覆盖。健全应急体系,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完成新农合缴费比率达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达100%。

(五)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德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乡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乡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乡、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乡、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六)科学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辽宁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德兴乡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思路,实现错位发展。

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按照建设目标要求,落实好全乡5个村的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以规划引导落实,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5G网络建设。对乡村水网、电网、路网、5G网络进行合理的优化升级,进一步科学建设水网、电网、路网及5G网络的提升工程;有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进村进户,确保全乡的村、组、户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

乡村治理显成效。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统筹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县城,激发西丰县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把农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使他们以组织的形式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注重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以德治引导文明乡风,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乡风文明;以法制推进现代治理,善于运用法制方式和法制手段解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食品安全、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

生活富裕奔小康。要着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推进共同富裕。要围绕补齐民生短板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七)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责任体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谋划推进水利治理项目,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实现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继续实施增绿增效行动,巩固提升森林覆盖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工作任务1500亩;采取全年不间断管控等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秸秆焚烧工作,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

持续推进旱厕改造提升工程。乡村联动,加大旱厕改造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做到应改尽改,提高群众厕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农户改变以前的老观念,积极参与到厕改工作中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健全畜禽粪便处理、垃圾分类和河道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积极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力落实,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八)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做到对党忠诚。自觉接受乡党委领导,全面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向深入,落向实处。二是做到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主动接受乡人大的依法监督,广泛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三是做到转变作风。坚持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办实事,对于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群众急需的事项马上就办。四是做到清正廉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支持纪委监委履行职责,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实现德兴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