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李坦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中药产业“五端发力”助推“新五地”建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思路
围绕中药产业“基地端、生产端、研发端、销售端、文化端”全链条发展目标,市场监管局将立足职能,强化标准引领、质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等举措,协同相关部门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新五地”建设。
二、具体措施
1、生产端:规范生产与品牌建设
(1)、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许可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检查。
(2)、支持企业开展“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我县与鹿有关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西丰鹿茸”“西丰鹿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西丰梅花鹿”,有着中国梅花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知识产权发展方面,我局一是做到强化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建立地理标志培育梯队,挖掘符合地理标志保护条件的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品及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或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二是引导我县部分鹿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西丰鹿茸”“西丰鹿鞭”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三是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加强对知识产权业务指导,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
2、发展药食同源精深加工,建强“生产端”
(1)、保证原料质量,划定区域,建立专属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中草药材种植规范进行管理,确保药材的品质和产量稳定。
(2)、严格筛选,在收购药材时,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对药材的外观、成分、农残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只有优质药材进入生产环节。
(3)、研发特色产品,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出既保留地道药材功效,又符合现代人口味的食品,如人参茶、鹿油糕点等。
(4)、精准定位人群,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研发产品,如针对上班族开发具有抗疲劳功效的枸杞咖啡,针对老年人开发含有鹿血、茯苓等具有健脾胃作用的糕点。
(5)、提升生产工艺、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提取、浓缩、干燥等技术,最大程度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和风味。如采用低温萃取技术提取当归中的发挥油,用于生产当归风味的饼干。
(6)、优化生产流程,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对每一批产品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培育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1)、严格把控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利用现代科技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农药残留等进行精准检测,确保药材道地性与安全性。同时,挖掘文化内涵,将中医药千年传承的历史底蕴融入品牌,讲述药材背后的故事,赋予其独特文化价值,增强消费者认同感。
(2)、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大众普及中药材知识与功效,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
(3)、推动中药材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推出多元化的中药产品,如中药饮片、保健品等,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助力中药材品牌长远发展。
(4)、对于中药饮片深加工企业实施精准品牌培育,申报企业品牌价值评价,确定市场价值,完善管理模式,提升品牌竞争力。
4、加快推进西丰县道地药材趁鲜切制试点工作助推“新五地”建设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草药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西丰县作为“中国鹿乡”,拥有深厚的梅花鹿养殖底蕴和丰富的鹿茸资源,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根据《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中药材广产地趁鲜切制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辽药监生【2023】26号)文件精神,我局以鹿茸趁鲜切制为试点工作,牵头开展道地药材趁鲜切制工作。
2022年12月30日,为支持辽宁道地中药材及大宗地产中药材发展,提高我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工作,强化中药源头管理、全过程管理,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医药强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省药监局制定印发了《辽宁省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确定桓仁县、西丰县、新宾县和清原县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将西丰县列为鹿茸趁鲜切制试点县。
目前,有意申请鹿茸鲜切企业近10家,道地药材鲜切企业5家。预计2025年二季度完成鹿茸鲜切试点工作,三季度推广西丰道地药材鲜切工作,鼓励道地药材鲜切企业申请道地药材鲜切加工资质,鲜切企业产品产值增长30%以上,提升道地药材产品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如有意向申请道地药材鲜切的企业需先以加工厂的名义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依规纳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实现企业效益与地方税收的双赢局面。
5、销售端:优化流通与消费环境
(1)、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审查中药材经营企业的资质和条件,规范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
(2)、强化质量监管,建立常态化的质量抽检制度,加大对道地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
(3)、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巡查和监管,整治不正当竞争、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6.服务端: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推动中药检测机构建设,提供第三方质量检验服务。协调铁岭市药检所,依据西丰县中药产业发展需求和铁岭市药检所的资源优势,联合制定短期和长期工作计划,明确双方在推动中药检测机构建设中的职责与任务;在满足其自身检测任务的前提下,向西丰县中药企业或检测机构开放部分先进的检测设备,实现资源的共享,降低西丰县中药检测机构的建设成本;邀请市药检所的专家为西丰县中药检测机构的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涵盖检测方法选择、仪器设备选型、实验室布局设计等方面;借助市药检所的技术力量,为西丰县中药检测机构的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内容包括中药材真伪鉴别、中药成分分析、检测仪器操作等;结合西丰县中药产业的特点和需求,与市药检所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市药检所可协助西丰县市场局对中药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其检测行为,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检测机构进行整改,保障第三方质量检验服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7、协同保障
促进产业协同,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与农业农村部门、卫健部门、工信等相关单位共同成立道地中药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与农业农村部门共享道地中药材种植环节的相关信息,如种植面积、品种、病虫害防治情况等;与卫健部门互通中药材在医疗领域的使用情况和需求。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推动道地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与工信部门共同支持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与商务部门携手拓展中药材市场,促进流通和销售。
感谢您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将持续跟进提案建议落实情况,欢迎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