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公安局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西丰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尊敬的万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基础

  从国家层面,目前已经出台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电动自行车行驶、驾驶、载人、停放以及登记管理、违法处罚,都做了明确规定。尽管如此,但结合当前实际,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模糊性,导致管理过程中执法依据不足、处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管理的权威性与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分类标准,与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等类似车辆进行清晰区分,避免管理上的混淆。详细规定生产、销售环节的规范,明确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从源头上保障上路车辆的合规性。同时,紧密结合我市我县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对上位法进行补充细化,明确管理重点和行为规范,优化草案结构。

  此外,必须尽快完善交通违法处罚条款,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超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常见违法行为,制定明确且具有威慑力的处罚标准,可参考机动车部分处罚方式,如罚款、扣分(可针对有驾驶证的驾驶人关联驾驶证记分)、暂扣车辆等对多次违法者加重处罚。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明确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内停放、充电的禁止性行为及相应法律责任,对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让电动自行车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管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二、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注册和管理。

  严格注册登记流程,规范登记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脚踏功能、外形尺寸、整车质量、CCC认证证书等信息进行查验。符合规定的,采集标准照片和车架号,审查所有人身份证明、车辆来历证明、车辆合格证明或者进口凭证。

  优化登记服务:增加登记办理网点,我们已经建立了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带牌销售硬性规定,此外交警大队在营商大厅设有专门登记上牌窗口,方便群众办理。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登记平台,让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站进行预约登记、提交资料,审核通过后再前往指定地点领取号牌,提高登记效率。

  强化日常管理措施,加强路面执法: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如闯红灯、逆行、超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采取定点检查与巡逻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在主要路口、路段设置检查点,对过往电动自行车进行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罚。此项工作,我县交警大队结合从2025317日至624日正在开展的《全市电动车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电动车全力整治,截至目前,已处罚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违法行为近二百余台次,整治电动车不戴头盔、无牌无证三百余台次,加大力度整治了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初见成效。

  建立信用档案:未来,我们将逐步为每辆电动自行车及其车主建立信用档案,记录交通违法、事故等信息。

  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管理:针对外卖、快递等使用电动自行车较多的行业,要求企业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统一车辆标识,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培训,要求其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与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企业的管理责任。

  增加停车设施:在商场、医院、学校、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建设足够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三、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监管。

  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241231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91日实施。随着电动自行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场景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如针对电池安全、智能化功能、防火阻燃等方面制定更严格、更细致的要求。

  一是统一标准规范:确保全国范围内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的一致性,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的标准差异,避免企业因标准不统一而产生生产和销售上的混乱。

  二是严格生产企业准入: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核,要求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体系等条件,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

  三是加强生产过程监督:定期对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监督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在车速限制、整车质量、电池性能、电气安全等方面符合要求。

  四是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的管理,要求销售者必须取得合法的经营资质,所销售的产品必须具有合格证明、CCC认证等相关文件。

  五是加大市场抽检力度:市场监督部门要定期对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及相关配件进行抽检,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引导消费者购买合格产品。

  四、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方面:

  教育、培训、引导带牌销售商,加大对购买客户安全驾驶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的基本构造与性能、安全驾驶技巧、道路交通规则、事故处理方法以及车辆维护与保养等知识。

  一是多样化培训方式:可以通过社区组织集中培训,由交警或专业人员讲解;利用线上平台,如制作视频教程、开设网络课程等供驾驶员自主学习;对于外卖、快递等行业,企业可组织内部培训。

  二是针对性培训:对不同年龄、驾驶经验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对老年驾驶员,重点加强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对年轻驾驶员,可增加一些驾驶技巧和应急处理的培训。

  考核方面:

  一是进行理论考核。内容涵盖交通法规、安全知识等,可采用电脑答题或纸质试卷的方式,规定合格分数线,促使驾驶员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二是技能考核:考核驾驶员的操控能力和对车辆的熟悉程度。也可在实际道路上进行,考查驾驶员在不同路况下的驾驶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是建立考核档案:记录驾驶员的考核成绩和违规记录。车管所可以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培训和考核与车辆注册登记、年检等工作相结合,推动驾驶员积极参加培训和考核,提高整体驾驶素质。

  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日常巡查和管理。

  明确巡查内容:

  一是车辆停放:检查是否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区域违规停放。查看是否有占用消防通道、盲道以及其他公共区域乱停乱放的现象。

  二是充电安全:查看充电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有无明显变色、烧蚀、变形等故障痕迹。是否存在“飞线充电”、在非指定充电区域充电以及充电时周围是否有易燃物等情况。

  三是车辆状况:留意电动自行车是否存在加装遮阳篷、雨棚、改装车速限制装置等违规改装行为。检查车辆外观有无损坏、零部件是否齐全等。

  四是智能监控辅助:利用监控摄像头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在指挥中心监控大屏固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监控画面,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巡查问题。劝阻与整改,发现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当场劝阻车主,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在日常管理层面上,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管理与处罚力度。对多次提醒仍不改正的,组织人员将电动自行车挪至指定停放区域,并及时告知车主。对于拒不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如罚款、暂扣车辆等。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部门联动的方式,形成合力:加强消防、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管理合力。我们将总结日常巡查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确保全县电动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安全有序。

  西丰县公安局

  202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