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丰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西丰县2025年帮扶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巩固拓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夯实我县产业基础,加快全县产业 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以脱贫户人口和监测人 口增收为目的,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挥新型经营主体 带动作用,控制返贫现象发生。围绕产业项目依托市场发展 总体思路,全面发展产业项目工作。
(二)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通过政策扶持,招商 引资、开发项目等方式,组织引导脱贫村和脱贫人口及监测 人口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因地制宜。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发 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和精准扶贫有效性;三 是群众参与。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府引导的办法, 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通过实施产业项目,继续扶持一批发 展好、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项目,加速构建“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 一户一策”产业发展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梳理和确定产业项目。围绕梳理产业项目库和已 确定产业项目,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 加脱贫户人口和监测人口的收益。全县2024年计划以固定 资产类项目为主,从资金安全角度,避免扶贫资金不流失, 带动脱贫户人口和监测人口从事生产经营或者务工,激发脱
贫户人口和监测人口的内生动力。
(二)培育和扩大产业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产 业基础和区域优势,打造“五个现代产业园”和三个强镇, 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发展和壮大产 业基地,逐步形成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或 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帮助开发特色资源,带动脱贫户人
口和监测人口实现就业。
(三)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升级转型工程。一是支持产业 基础好的乡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绿色种植基地、有 机农产品采摘园、中药材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不断突出脱 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二是扶持绿色水稻、食用菌、果蔬和中 药材等种植项目,扶持梅花鹿养殖、黄牛养植等主导产业,
不断提升脱贫户和监测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发挥和调动新型经营主体作用。一是加强牛、鹿等主导产业发展,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扶贫养殖模式,
发挥其带动作用;二是通过设置“公益岗”、“道德岗”形 式,吸纳有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脱贫人口和 监测人口务工,形成联农带农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三是加大 对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采取土地流转、订单保底、股份 合作、生产托管、吸纳就业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脱贫人口
和监测人口与其有机衔接。
(五)加快产业帮扶多元化发展。一是支持和发展电子 商务营销,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二是支持旅游产业项目, 引导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到休闲观光园、休闲采摘基地就业 或从事配套服务,加快形成以优势特色种养业为主导,电商、
旅游、加工、光伏等业态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六)强化帮扶项目和资金监督检查。按照《铁岭市脱 贫攻坚领导小组转发(铁岭市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实施意见) 的通知》文件要求,做好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工作。 一 是乡村振兴局要按照各乡镇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人数和产 业帮扶项目情况,确定帮扶产业项目衔接资金的使用方案, 经县政府常务会通过后方可实施;二是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 涉农资金,支持村、户发展帮扶产业项目;三是各乡镇负责 衔接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工作,同时加强对帮扶产业项目的日常监管工作,确保项目投入和项目增收风险控制到位。
三 、工作措施
(一)认真谋划产业项目。在过度期内,我县要继续实 施现有好的产业项目,同时要在项目库中认真谋划,新建一
批收益好、见效快、带贫能力强的帮扶产业项目。每个帮扶
产业项目都应做好项目可研论证、风险评估,要制定项目实 施方案,对建成项目进行验收,确保帮扶产业项目可持续实
施。
(二)不断加大产业扶持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重点 支持培育和壮大脱贫地区农业产业,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 重点向已脱贫村和产业项目倾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我县农业产业发展。
(三)建立产业扶持长效机制。加强资金收益分配和资 产监管,完善帮扶产业项目与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之间的利 益联结机制,发挥帮扶产业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形成产业 扶持长效机制。通过强化培训,引导脱贫群众转变观念,提 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动态跟踪,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
(四)加强督查和指导服务。全力推进帮扶产业项目精 准入户,对产业项目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制度,层层压实责任。 定期对帮扶产业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准确掌握项目建设进展 情况。同时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技
术指导,为帮扶产业项目、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对接服务。
附件:西丰县2025年帮扶产业项目审批表
西丰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14日
附件: | |||||||||||||
西丰县2025年帮扶产业项目审批表 | |||||||||||||
单位:万元 | |||||||||||||
序号 | 乡镇 | 村名 | 项目内容 | 实施地点 | 资金来源 | 资金(万元) | 建设规模 | 实施期限 | 实施单位 | 责任人 | 绩效目标 | 带贫减贫机制 | 经营 类型 |
1 | 平岗镇 | 杨木村 | 日光暖棚项目 | 平岗镇 杨木村 |
中央资金 | 182 | 日光暖棚、主体建设及附属设施建设等。 | 2025年 | 平岗镇人民政府 | 梁英辉 | 1.经济效益:项目预计收益资金8.8816万元,人均增收500元。 2.社会效益:带动脱贫户务工收入8.4万元。 |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分配通过收益资金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108人。 | 出租 |
2 | 平岗镇 | 吉祥村 | 日光暖棚项目 | 平岗镇 吉祥村 |
中央资金 | 208 | 日光暖棚、主体建设及附属设施建设等。 | 2025年 | 平岗镇人民政府 | 梁英辉 | 1.经济效益:项目预计收益资金10.15万元,人均增收500元。 2.社会效益:带动脱贫户务工收入9.6万元。 |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分配通过收益资金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258人。 | 出租 |
3 | 振兴镇 | 兴学村 | 食用菌生产车间及烘干项目 | 振兴镇 振兴村 |
中央资金 | 257 | 彩钢棚、屋内地面、屋外晾晒场、蒸锅、存储库、砼体基础及红砖墙体、食用菌原材料搅拌流水线、装袋扎口一体机、水暖、配电及排风设备购置电烘干设备等。 | 2025 | 振兴镇人民政府 | 张永波 | 1.经济效益:资产收益资金12.85万元,人均增收200元。 2.社会效益:带动脱贫户务工收入5万元。2.运营成本:257万元。3.实现群众满意度100% |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分配通过收益资金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134人。 | 出租 |
4 | 更刻镇 | 忠信村 | 更刻镇忠信种植专业合作社二期项目 | 更刻镇 忠信村 |
中央资金 | 253 | 冷库、钢结构库房、围墙等。 | 2025年 | 更刻镇人民政府 | 徐成 | 1.经济效益:项目预计收益资金12.35万元。 2.社会效益:带动村民务工,务工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群众满意度100%。 |
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收益资金和务工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298人。 | 出租 |
5 | 德兴乡 | 普济村 | 香菇冷棚项目 | 德兴乡 普济村 |
中央资金 | 59 | 新建香菇冷棚、周边田间作业路等。 | 2025年 | 德兴乡人民政府 | 徐士杰 | 1.经济效益:资产收益资金3万元,人均增收120元。 2.社会效益:带动脱贫户务工收入2万元。 |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分配通过收益资金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257人。 | 出租 |
6 | 德兴乡 | 施德村 | 香菇冷棚项目 | 德兴乡 普济村 |
中央资金 | 59 | 新建香菇冷棚、周边田间作业路等。 | 2025年 | 德兴乡人民政府 | 徐士杰 | 1.经济效益:资产收益资金3万元,人均增收180元。 2.社会效益:带动脱贫户务工收入2万元。 |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分配通过收益资金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177人。 | 出租 |
7 | 德兴乡 | 连云村 | 香菇冷棚项目 | 德兴乡 普济村 |
中央资金 | 59 | 新建香菇冷棚、梅花井等。 | 2025年 | 德兴乡人民政府 | 徐士杰 | 1.经济效益:资产收益资金3万元,人均增收110元。 2.社会效益:带动脱贫户务工收入2万元。 |
建立长效机制,统筹分配通过收益资金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262人。 | 出租 |
合计 | 1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