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2025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

来源:西丰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5日

按照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求,结合全市发展规划,立足西丰县实际情况,制定西丰县2025年度,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如下。

一、推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一)在对外开放方面。实施产业项目合作。在招商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建立有效招商机制,联合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开展对口经贸合作洽谈会,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推动项目在两地有序流动。选派若干干部到沈北新区挂职锻炼。

(二)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以沈北新区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突破口,切实将沈北新区大学城科技资源和西丰县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特色资源有效衔接起来,探索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此为契机,为西丰县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寻求技术支持。推进沈阳师范大学与西丰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

(三)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强农业产业合作。立足西丰县在鹿、柞蚕养殖,中药材种植及其他农副产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充分吸引沈北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在西丰县建设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建立资源对接合作机制,搭建对接合作活动平台,组织沈北新区相关企业赴西丰开展合作对接。丰富和完善西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旅游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好、整合好两地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产业联盟,共同研究合作开发旅游线路,开展联合宣传,共建宣传平台。与西丰县文旅单位深入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利用沈北文旅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将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子山山城以及其它优质景区景点进行重点宣传推广。重点推进冰砬山旅游路工程、城子山旅游路工程、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子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项目建设,完善西丰特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

(五)在协同发展方面。推进两地产业链整合。以农产品深加工、生命健康产业为重点,围绕两地产业规划定位、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两地产业对接合作,推动产业链条延伸、补充和完善,形成良性互动。发挥好“链上沈北”平台作用,两地相关部门积极对接,为两地企业合作搭建桥梁,通过培训等形式,组织和引导西丰县相关企业加入“链上沈北”产业服务平台,助力西丰县企业与沈北新区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产业链对接,共同开拓市场,互利共赢。

(六)在改革创新方面。互鉴体制机制创新。双方在开发区改革、项目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等领域进行互相交流,借鉴、复制双方创新经验和成果,建立沟通互鉴常态化机制,更好推进双方相关工作开展。

二、加快发展辽东绿色经济区

(一)全面提升生态质量筑牢绿色安全屏障。以辽东绿色经济区巩固提升生态功能为引领,建设全方位可持续生态协同治理体系。重点围绕森林生态功能提升、水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耕地修复等方面,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重点推进辽宁省西丰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诚信水库上游环境治理项目、辽宁省西丰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西丰县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项目等项目建设。

(二)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强化绿色效益支撑。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目标,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高质量发展鹿、柞蚕等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链,充分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实施EOD项目,形成生态价值转化有效机制。重点推进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西丰功能和保健食品园区供热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丰县冷链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协同区)、铁岭市西丰县鹿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项目建设。

(三)加强生态旅游建设,拓展县域发展空间。以融入辽东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导向,以巩固提升“一核两轴四区全域”的大旅游空间发展布局为重点,围绕建设“具有鹿文化风情的生态康养目的地”总体定位及“皇家围场、逐鹿西丰”形象地位,重点建设辽东全域生态旅游协作区,策划串联辽东绿色经济区主要生态旅游景点精品旅游路线,强化特色产业与时节联动,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支撑。以落实城区绿色低碳建设要求、创新城镇化模式、建设生态宜居乡镇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城乡生态宜居体系,提高对绿色转型振兴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推进“两山”及“无废城市”创建,合理布局光伏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城区内供暖管网改造、城镇街区提升、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全力完成园区红旗路段、大通街南段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进旭日立交桥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干线公路修复养护4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70公里。

(五)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推进数字乡村、数字产业试点工作为目标,实施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示范工程,开展数字田园和智能养殖试点,实现农业精准生产。构建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平台,协调建立鹿产业、中草药产业、柞蚕产业等农产业平台建设。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再造、技术进步,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重点推进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项目、西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