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记忆!西丰城子山抗联遗址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名录

来源:辽望·辽宁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在铁岭西丰县的深山密林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的战士们曾在这里眠冰卧雪、风餐露宿,与日伪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八十余载后的今天,这片英雄土地正式纳入国家永久记忆。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近日印发通知公布第四批3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西丰县东北抗联城子山根据地遗址成功入选,成为本次辽宁省唯一入选的抗战纪念遗址。

  城子山城门。

  英雄之地,辽北烽火

  东北抗联城子山根据地遗址位于西丰县凉泉镇城子山风景区。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当年抗联战士与敌人周旋作战的天然屏障。

  1937年春,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联一军三师进入西丰,与周建华、柳万熙两部会合后,以西丰县凉泉镇城子山为中心,创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抗联三师进入西丰境内后,以城子山为根据地,活动范围覆盖凉泉、房木、和隆、营厂等多个乡镇。在敌强我弱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们采取“半路伏击”“化装袭击”“远途偷袭”等游击战术与日伪军作战。

  到1938年冬,抗联一军三师的活动范围已从最初的5个自然屯扩大到30多个自然屯,重新点亮了辽北地区抗日烽火,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雕像纪念广场。

  保护工程,传承精神

  2021年3月,东北抗联城子山根据地遗址入选辽宁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随后,作为省政府2021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遗址保护工程于当年7月正式开工。

  该保护工程以城子山山城西门东侧300米处的山丘为中心,分南北两个遗址组群,主要包括3处哨所遗址、4处密营遗址,共计7处主要遗址修复、建设点位,分布区域面积约1.2公顷。

  西丰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忠良告诉记者:“东北抗联城子山根据地遗址是辽宁北部山区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类型丰富的抗联革命文物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遗址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子弹壳、扎枪头、刀具等历史物品,这些实物见证着当年抗联将士艰苦卓绝、舍生取义的斗争史实。

  藏身之处。

  红色基地,教育阵地

  近年来,西丰县将城子山珍贵的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有机结合,不断加大对东北抗联遗址和遗迹的发掘、保护与利用力度。

  西丰县相继建成了城子山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史实陈列馆、城子山抗联雕像纪念广场和抗联纪念碑亭、城子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城子山红色培训军营体验中心。

  同时,发掘和修复完成8处抗联红色遗址,逐渐形成了以“城子山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杨靖宇抗联一军东北抗联路”西丰段。

  2021年6月23日,城子山抗日游击基地被正式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和“重走抗联路领悟抗联魂”主题教育月启动仪式。

  医疗所遗址。

  弘扬精神,历久弥新

  三年来,西丰县已接待来自辽宁省各市县及吉林省多个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前来开展“重走抗联路领悟抗联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培训,参训学员达8万多人次。

  西丰县还充分发挥“三红”特色宣讲团作用,运用城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宣讲70余场,受众达到3000余人。这里已成为展示红色征程、坚定红色信仰、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

  西丰县城子山红色教育基地宣讲员徐晶表示,“经过系统讲解,市民印象比较深,大家真正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实是来之不易。”

  2022年,西丰县还启动了“铁岭市西丰县实妙村辽北第一党小组红色研学基地项目”,进一步拓展了红色教育资源。

  如今,城子山已成为再现红色革命征程、坚定红色理想信仰、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

  仅最近三年来,这里已经接待超过十万参观学习者。他们重走抗联路,感悟抗联魂,在青山绿水间追寻英雄足迹。

  遗址入选国家级名录,意味着更重的保护责任和传承使命。东北抗联精神将在这里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成为激励新时代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纪念碑亭。

  马厩遗址。

  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记者狄文君制作

  记者:狄文君